3月1日,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“權威部門話開局”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。會上,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介紹“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 做強做優做大實體經濟”有關情況,并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,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、新聞發言人田玉龍一同回答記者提問。
針對業界普遍關心的未來產業和6G發展情況,金壯龍介紹,未來產業,是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,實現引領發展的重要抓手。工信部將研究制定未來產業發展行動計劃,加快布局人形機器人、元宇宙、量子科技等前沿領域,全面推進6G技術研發。工信部也鼓勵地方先行先試,加快布局未來產業。
6G方面,金壯龍表示,工信部不斷總結5G發展經驗,組建了IMT2030(6G)工作組,主要是為產業界、研究機構、基礎運營商等搭建產學研用平臺,加強國際合作和交流,加強技術研發。
人形機器人、元宇宙、量子科技等未來產業有賴于堅實的新型基礎設施的支撐。對此,田玉龍表示,黨中央、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,對建設新型基礎設施作出戰略部署,在各部門、各地方的共同努力下,5G、千兆光網、移動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快,取得了顯著成效。
在5G網絡設施建設方面,我國已經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、技術領先的5G網絡。工信部數據顯示,截至目前,我國5G基站數超231萬個,5G網絡覆蓋全國所有地級市、所有縣城城區。5G網絡供給能力隨著應用、設施的不斷完善不斷提升,對構建涵蓋系統、芯片、終端的完整產業鏈發揮了重大引領作用。
田玉龍表示,“十四五”期間,工信部將持續提升5G網絡覆蓋的深度和廣度,進一步深化網絡共建共享,大力推進5G技術應用、產品應用成果融入到我國經濟社會的各行各業。特別是要推動“5G+工業互聯網”向制造業深入融合方向發展,向生產的各個環節進行拓展,提升制造業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的整體水平。
在千兆光網建設方面,目前我國已實現全國范圍內的“市市通千兆”“村村通寬帶”“縣縣通5G”。千兆光網已經具備覆蓋超過5億戶家庭的能力,這在全球也是領先的。“東數西算”工程已經全面啟動,逐步構建了“算、存、運”一體化的算力基礎設施應用體系。我國在用的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已經超過650萬標準機架,服務器規模超過2000萬臺,算力總規模位居全球第二。
后續,工信部將開展千兆光網“追光行動”,加強跨行業、跨企業、跨地區網絡協同創新,支持傳統產業向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轉型。中小城市和農村偏遠地區要實現信息通信網絡的協調均衡發展,推進“寬帶邊疆”、中小城市云網強基建設,使現代信息技術惠及廣大人民群眾。同時,工信部還將加大支持算力基礎設施強算賦能,打造云網融合、算網一體的網絡架構和算力供給體系。
在移動物聯網方面,目前我國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移動物聯網,連接數達到18.45億戶,占全球總連接數的70%以上,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率先實現了“物超人”的國家。移動物聯網在數字城市建設、智能制造、智慧交通、移動支付等領域實現了較大規模應用,便利了人們的生活,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。
田玉龍稱,后續工信部將按照“網絡先行、應用牽引、市場主導、政策推動”的工作思路,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,繼續鞏固網絡能力領先優勢,打造支持固移融合、寬窄結合的物聯接入能力。繼續開展移動物聯網應用場景拓展,深入到各行業各領域,使物聯網與各行業的融合度進一步深化,支持數字中國建設和智慧城市建設,使信息基礎設施惠及廣大人民群眾,惠及我國社會發展。
共0條 [查看全部] 網友評論